從孩子入學到居民醫保,從年輕人登記結婚到企業登記注冊,通過“我的寧夏”App,1314個事項可實現“指尖辦理”,3368個事項可以“掌上查詢”;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1個工作日內,比全國少了3天;營商環境綜合評價連續3年居全國第11位……
這一連串數據,見證著寧夏“放管服”改革的成果,也見證著過去一年,人民群眾從“進兩家門、辦兩家稅”到“進一家門、辦所有事”,從“馬路跑”到“網絡跑”,從“大廳辦”到“在家辦”,從“來回跑”到“不來即享”這樣的幸福變化。
在自治區兩會上,“優化營商環境”成為大家口中的高頻詞匯,無論是政府工作報告中“打造一流營商環境”的描述,還是“十四五”規劃綱要中“持續深化‘放管服’改革”的表述,都讓老百姓期待滿滿。
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,讓企業心里特別暖、干勁特別足
營商環境怎么樣,市場主體最有發言權。
“從制定‘優化營商環境148條’,到‘證照分離’改革實現全覆蓋,打造‘智能化’政務服務,一系列‘動作’都顯示寧夏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和力度?!弊灾螀^人大代表、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郝向峰說:“推行‘放管服’改革以來,很多公章都被鎖起來,很多辦事流程都簡化了,企業開辦時間最短1個工作日就能辦好。企業辦事沒有那么多瑣碎的‘煩心事’,企業家可以騰出精力放手拼搏?!?/p>
去年,面對疫情,寧夏密集出臺“工業穩增長24條”“服務業16條”“中小微企業18條”等一系列措施實、力度高、效果好的政策,幫助企業提振信心。郝向峰說,這些政策就像陽光雨露,給企業創造了更加良好的生長環境?!按^一口氣”的企業,紛紛開足馬力促經營,助推寧夏經濟逐季回升。政府還建立了省級領導包抓機制,一個工業園區一套班子,一個重點企業一名省級領導,問需于企、問計于企,與企業并肩作戰。“這些利好政策讓我們企業人心里特別暖、干勁特別足!”
“減”上更“簡” “變”中有“便” 提升群眾幸福感、獲得感
“過去群眾辦稅得分別到國稅部門、地稅部門辦理,有時候不得不起個大早排隊拿號?,F在我們辦稅首選網絡渠道,比來回跑辦稅服務廳,我們更愿意使用電子稅務局、手機App來辦理業務,既方便快捷又安全。”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、固原有名的“土豆大王”馬玉龍感慨地說,近年來,政府推進“放管服”改革,最讓老百姓滿意的就是“不見面馬上辦”“讓數據多跑腿,讓群眾少跑路”,為群眾解決了異地奔波的苦惱。
不僅如此,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,銀川市審批服務局出臺《關于優化商事服務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十條措施》等政策,推出企業開辦營業執照50分鐘內辦結,印章刻制1小時內完成,辦稅1小時內完成,企業開辦3小時內完成,80%的事項“最多跑一次”;固原市打造“163”政務服務模式,實行“一門、一窗、一網”辦理,努力構建集成服務模式;吳忠市對市直各部門及所屬機構向企業和公民核發、出具的各類證照進行全面清理,為企業松綁減負。
“各地政府在深化‘放管服’改革過程中,堅持問政于民、問需于民、問計于民,幫助群眾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,體現了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。”馬玉龍表示,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,將推行“不見面辦事”“一件事一次辦”“跨省通辦”,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90%以上,讓“減”上更“簡”,“變”中有“便”,將大大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。
把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
優化營商環境沒有終點。如何更大力度推進改革,把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?
代表們在政府工作報告里,在“十四五”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找到了答案。
人大代表劉甲鋒說,未來興慶區將在老城區轉型發展和商圈改造建設兩個方面一起發力,圍繞“4226”總體思路,高標準打造消費、宜居、教育、康養“四個高地”。要實現未來的美好圖景,就要打造一流營商環境,堅持簡政放權、降低門檻、便民利企,按照報告里指明的方向,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,簡化企業生產經營審批條件,優化投資項目前期審批流程,提升投資項目審批效率。
“只有進一步推進‘放管服’改革,在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上著力更多,推出更多改革開放舉措,讓各類市場主體‘輕裝上陣’,才能持續增強發展動力,充分激發市場主體和全社會的活力、創造力?!比舜蟠硗跆煺湔f,“十四五”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為未來改革指明了方向: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,深化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,全面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、全域通辦、就近辦理;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實行“證照分離”和“照后減證”,簡化企業注冊和注銷手續,提高服務便利化水平。
“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,在優化營商環境中,法治既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,也是其良性運行的根本保障。如果‘管’不到位,使得‘放’與‘服’之間不能有效銜接,就會影響地方治理的實際效果?!弊灾螀^人大代表樊百安則建議,突出法治作用,將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,把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貫徹到立法、執法、司法、守法等各個環節,構建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,形成良好的法治運行機制,營造長期穩定可預期的法律和制度環境。
“越是嚴格執法、依法執法,就越能在招商引資等方面有大作為。突出政府服務力量,持續深化‘放管服’改革,科學立法、嚴格執法,營造全民守法的法治氛圍,才能讓遵紀守法的企業不吃虧,使企業家安心經營、放心投資、專心創業。”樊百安說。(記者 尚陵彬 王 溦)